罗曼.罗兰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推迟一年才发给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罗曼罗兰 作者 罗曼.罗兰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推迟一年才发给他?

罗曼.罗兰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推迟一年才发给他?

2024-06-28 1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迟发的诺贝尔奖

罗曼·罗兰十分强调个人的意识和自由。他认为个人意识是神灵在个人心中的显现,其崇高目标是对“爱”与“真”的执着追求。

在创作中,罗曼·罗兰热衷表现自我精神探索的直接经验,以主人公人生遭际中的灵魂经历构建情节框架是他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真诚的艺术”是贯穿罗曼·罗兰创作的原则精神。虽然他的长篇小说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广阔画面,但占着中心位置的都是主人公的情感律动和思想态势。罗曼·罗兰的个人主义强调依靠个人力量促进人类泛爱的实现,他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他的乌托邦式世界大同思想的组成部分。

1915年当他将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在巴黎传开后,不料遭到了法国政府的反对,原因是不赞成其《超乎混战之上》文章中宣传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应当相互尊重的观点。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法德两国正处于交恶期。巴黎文化界大骂罗曼·罗兰是卖国贼,因此瑞典学院决定暂不公开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姓名。

直到1916年11月,才把他的姓名公开。半年之后,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的罗曼·罗兰,毫不犹豫地将全部奖金赠给了法国救济战争难民的几个民间组织和日内瓦红十字会。

(三)与法西斯作英勇斗争

罗曼·罗兰是个正义的作家,在反法西斯的斗争行列中,他的名字和身影随处可见。

1932年他和巴比塞等人组织“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1932年他和巴比塞联名在报刊上发出号召,要劳动者们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

希特勒上台后,虚情假意地打算给他颁布一枚勋章,他断然拒绝。“国火纵火案”发生后,他不但积极营救被陷害的季米手特洛夫等人,还写信怒斥戈林和其他纳粹头子。罗曼·罗兰成了纳粹眼中的头号敌人,于是他的《自由精神》德译本被全部销毁,在德国还被勒令停止出版他的小说。

1938年72岁高龄的罗曼·罗兰回到了法国,住在一个叫维孜莱的小镇上。1939年9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法国对德国宣战,1940年6月巴黎沦陷,逃难的亲友很快挤满了他的家。罗曼·罗兰的家被德国侵略者监视着。他作好了被捕的准备,德军随时可能将他带他,但碍于他在欧洲的声誉和影响力,没有直接对他下手,实际上他已被软禁。

1943年初,罗曼·罗兰病情恶化,他争分夺秒地完成了最后一部手稿《贝济》,他打算用贝济这个爱国者形象,鼓舞法国人民振作起来,同敌人展开斗争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在维孜莱的家中逝世。

卢那察尔斯基称赞罗兰为:“和平主义教皇”。他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评价为:“文学创作中高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在描写各种不同典型时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和真实性”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人,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